初秋威海,一場萬眾矚目的全球人居盛會于是以徐徐沖破大幕。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開幕式分享盛會謀發展,拼死興起序新篇。這是一場引導全球建筑發展的巔峰盛會,與眾不同人文與城市人與自然共生的精髓,成就設計與修建的共贏。
一系列國際建筑設計大賽的舉行,打造出建筑設計的“戛納”,培育建筑藝術的“諾貝爾”,威海這個城市建設建筑設計國家平臺的步伐,正在加快邁向。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于9月15日至17日舉行。環繞“提高城市設計·興旺建筑文化”主題,本屆人居節舉辦了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2017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杰出建筑設計作品展、2017威海住宅產業博覽會、建筑設計工作座談會、城市身體健康與人居環境高層論壇、國際建筑設計高峰論壇等活動。
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建筑設計展覽展出現場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建筑設計展覽展出現場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建筑設計展覽展出現場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報告會現場八屆文化底蘊,數載提高。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已淪為全球人居領域的盛會,它匯聚了威海城市發展的科學成果,搭起了全國人居環境領域的自學交流、開闊視野、啟迪心智的高端平臺,推展了全國人居環境事業的全面發展。人居節不僅是威海人民的最重要節日,而且淪為展出中國人居于環境事業品牌的形象窗口,也終將親眼國際化威海更加快樂的未來。
精心籌備打造出全球規模建筑大賽這是一份人居城市的全球邀。基于中國人居于事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也基于建筑設計師在人居事業中所扮演著的最重要角色,同時也為了伸延人居節創設想法,使人居節具備實實在在的內容,打好人居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根基,建設一處人居環境研究、設計的基地。
2004年,中國建筑學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威海市人民政府,嚴正發動創立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作為國內首個由城市政府的組織的綜合性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搭起起全球建筑設計師盡展才華和合作交流的舞臺,前進了人居建設事業的興旺發展。培育建筑設計師茁壯的發祥地,打造出國際建筑設計領域的“戛納”,已淪為威海這座“藍色休閑娛樂之都 世界宜居城市”的不懈執著。
大獎賽的感召力大大強化,參賽作品數量和質量大大提升,參與大獎賽的專家學者層次大幅提升,已淪為培育年長建筑設計師和展出建筑設計大師成果才華的最重要平臺。這9屆大獎賽,共計接到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參賽作品7419份、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3371份,先后有36890名建筑設計師、19806名在校大學生參賽,已培育了4351名年長建筑師。尤其是國家游泳館(水立方)、數字北京大廈、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北川文化中心等得獎項目已淪為建筑設計領域的經典之作。
目前,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已淪為國內外建筑設計領域的知名賽事,是全國第一個由地方政府發動的組織、倒數舉行時間最久的大型專業性賽事活動,淪為威海閃亮的城市品牌,是威海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2017年8月17日至18日,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暨2017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評審會議在威海舉辦。
比賽共計接到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242個建筑設計單位、191所高等院校的參賽作品2072份,呈現參賽范圍最甚廣、參賽作品質量最差、境外參賽作品數量最多、參賽院士和大師人數最多、參予專家學者層次最低等特點。第九屆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頒獎儀式權威云集巔峰盛會連為一體業界精英這是一次大師云集的高端對話。作為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最重要主題活動的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由中國建筑學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威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目的為建筑設計師獲取展出綜合實力的舞臺,使其淪為培育建筑設計大師茁壯的發祥地。
大獎賽舉行9屆以來,先后有3名聯合國人居署官員、21名國家兩院院士、28名全國建筑設計大師、8名國際建筑設計大師參與過大獎賽有關活動。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彭一剛、吳碩賢、鄭時齡、常青,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何鏡堂、馬國馨、程泰寧、張錦秋、戴復東、魏敦山、鐘訓正、李道減、沈士釗、鄒德慈、王小東、侯立安、江歡成、崔愷、孟建民、王建國, 法國知名國際建筑設計大師馬丁·羅班等,皆兼任過專家評委或多次參加大獎賽評審會議、頒獎典禮晚會。8月17日至18日,中國建筑學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威海市人民政府在威海市舉辦了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暨2017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評審會議。評審委員會由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修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李興軍參加評審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崔愷,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總建筑師魏敦山,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常青和多位全國工程設計大師及著名學者共13名專家兼任評委。在這場國際性的建筑大賽上,專家馳名、大師云集,他們探討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節約能源的設計思想,與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時代風貌有機融合,引導了中國建筑設計的未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查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名譽院長兼任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何鏡堂公開發表演說引導潮流精彩賽事創意建筑理念這是一場探究全球建筑發展趨勢的巔峰盛會。作為扎根建筑設計理念前沿,引導建筑設計潮流的國際賽事,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引人注目“身體健康城市·分享發展”這一主題,探尋地域、文化、環境、生態與建筑的有機融合,目的增進建筑藝術的交流,推展建筑創作的發展,展出建筑設計精品佳作,打造出國際建筑設計領域知名品牌。此次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的參賽內容以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居住于建筑居多,不含城市設計、小區規劃、景觀設計等,參賽對象來自國內外各有關規劃、建筑設計企業,或著名建筑企業的設計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等。
按照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的組織規則與評獎辦法以及歷屆得獎比例,共計評選金獎2名,銀獎5名,銅獎11名,優秀獎99名。這些獲獎作品包括中國兩院院士、全國工程勘查設計大師們的經典作品,具備人品深刻印象、構想精妙、內涵非常豐富、技藝高超等特點,在符合功能市場需求的同時,體現了現代社會的生活氣息,側重與地域特色、歷史文脈、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為興旺建筑創作、提升設計水平、提高人居環境獲取了非常豐富的救贖和寶貴的糅合。2017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的主題是“微空間”——城鄉空間修復設計,參賽者自己找到和定義一處“微空間”,并明確提出設計挑戰、制訂適當的設計任務書。參賽對象是國內外各有關高等院校的在校學生。
本次競賽共計接到參賽作品1007份,參賽作品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191所高等院校,參賽大學生3690名。按照大賽的組織規則與評獎辦法以及歷屆得獎比例,2017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共計評選金獎1名,銀獎6名,銅獎15名;優秀獎123名,“最佳指導老師獎”21名。這些獲獎作品,少有在校大學生等青年才俊嶄露頭角的優秀作品,具備內容豐富、題材普遍、風格多樣、視覺多維等特點,并充滿著民族自信心,富裕創意精神和挑戰精神,在建筑節能、綠色生態、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做到了卓有成效的嘗試和探尋,對堅決“限于、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興旺和發展建筑創作,推展城鎮化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出有最重要的起到。
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建筑設計展覽展出現場交流合作宜居威海品牌走向世界這是一個多輸掉的自由選擇。威海舉行國際人居節,用這樣一個舞臺來推展建筑創作行業的興旺和發展,推展建筑設計人才脫穎而出,推展威海走向世界。2017年4月20日,李克強總理巡視山東威海期間,對威海舉行的人居節和大獎賽活動給與了高度評價,并命令“要辦成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打造出建筑設計國家平臺,展出建筑設計精品佳作,讓更加多建筑設計人才脫穎而出,培育國際建筑設計領域知名品牌”;會見李克強總理實地考察的山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認為:“威海舉行人居節和建筑設計大獎賽是好事,一定要把好事辦成,省委、省政府將給與全力支持。”住建部主要領導同志也當場回應:“建筑設計大獎賽不僅是中外建筑師交流合作的舞臺,也是助推青年設計師茁壯的平臺。
住建部一定會反對威海提高建筑設計大獎賽的層次,打造出建筑設計國家平臺。”本屆人居節在威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3個大規模展出,總展覽面積8000多平方米,是國內外建筑設計類專項展出活動中,展覽作品內容最非常豐富、展覽國家最多、展覽范圍最甚廣、展覽規模僅次于、展覽檔次最低、影響力僅次于的一次。
其中,杰出建筑設計作品展主要還包括梁思成建筑獎獲獎者、何鏡堂院士等代表性作品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二批田園建筑杰出實例作品展;2015—2017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設計獎中國得獎作品展;中外合作設計項目作品展;2017(釜山)世界建筑師大會中國館展出;綠色發展—主動式建筑專題展等12大板塊的建筑作品展出。同時,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暨2017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作品也將在人居節期間展覽。此外,“秉持建筑方針,強化文化熱情”——強化建筑設計工作座談會、中國建筑學會十三屆四次常務理事會議、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主題報告會、城市身體健康與人居環境高峰論壇、國際建筑設計高峰論壇、學術沙龍等六場會議也在人居節期間舉辦。
國際建筑師協會主席、美國建筑師學會主席托馬斯·沃尼爾在參觀得獎作品展時回應,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的舉行十分令人振奮,主題報告會、國際建筑設計高峰論壇、城市身體健康與人居環境高峰論壇也是十分有意義的,使我對當前中國最前沿的建筑設計理念有了一個十分好的理解。從展覽的建筑設計作品中,我看見了威海對待生態建筑、環境保護、城市設計理念的積極探索和思維,對人居環境的塑造成、對環境保護不遺余力地希望。看見很多建筑設計師設計出有了這么多杰出的作品,我十分渴求推展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遴選出來的各類建筑設計作品,讓國際上更加多設計師見識一下這些作品的特色與創意之處。國際盛會在威海舉行,可以讓全球范圍內的杰出設計師汲取更高、改版的設計理念。
建筑設計大獎賽的持續舉行,不僅不利于提升威海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還終將增進威海建筑設計行業向更加深層次發展。韓國建筑師方喆麟、日本千葉大學副教授林立也、馬來西亞建筑師陳清耀參觀建筑設計展后合影紀念人居盛典奏響宜居城市快樂樂章這是一個人居之城的快樂樣本。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以“快樂人居”為核心,由內到外,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構建了人居文化的交錯伸延、普遍覆蓋面積。以節為媒,威海相結合內涵非常豐富的品牌活動、專家云集的高峰論壇、精彩紛呈的休閑娛樂賽事、全民參予的對話模式,向世界展出著藍色威海、宜居威海、快樂威海的良好形象,唱響了“藍色休閑娛樂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產業蓬勃、文化興旺、人居人與自然的精彩樂章。
從2017年開始,中國建筑學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威海市人民政府將融合建設中國威海建筑設計國家平臺,定期舉行兩年一屆的中國威海國際建筑設計大獎賽、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等活動,定期的組織國內外建筑創作、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交流、高峰論壇、科普及獎項評審等活動,更進一步發展興旺中國建筑文化,增進中國建筑文化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建設人與自然人居環境,將建筑設計帶入威海的城市與生活之中,“宜居威海”的品牌走向世界。在這里,人們聽見來自全球最頂級建筑設計師、城市規劃專家關于中國設計的最低末端對話,具備國際影響力的行業話題,進而影響到城市建設的決策者,從實踐中層面推展中國城市往更為良性的方向發展。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在“建筑師的2X歲”、“中外合作設計 合作共贏”、“主動式建筑研究與實踐中 建筑以人為本”等系列學術沙龍中隆重閉幕!為符合廣大觀眾和專業人士觀展的熱情拒絕,作為我國規模僅次于的建筑展出,威海建筑設計展將沿襲至9月23日完結。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閉幕式第九屆威海國際人居節學術沙龍現場人才濟濟的建筑設計大賽、學術泰斗重聚的專業論壇、精品馳名的房產展覽、高潮迭起的文體活動、客商云集的經貿接洽等活動,親眼了中國威海建筑設計國家平臺的建設步伐,也使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淪為融國際性、專業性、參與性、娛樂性和市場化、品牌化、特色化、層次化作一體的國際人居文化盛會。
本文來源:凱發k8官網-www.eee49.com